第一百三十一章 铜锅涮肉……(第2/3页)

后来,田馨发现,家里门口被人泼了一桶泔水,到现在都没查清是谁。

钱霞又说:“虎子也有报应,昨天,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的人过来,把虎子从家里带走了,说要彻查,活该!”

提起虎子,钱霞气冲冲的,实在是因为虎子妈也不讲道理,平时没少给居委会惹麻烦。

既然把点心拿过来,钱霞就没想再提回家。

“就当是你钱姨的一点心意,平时居委会有啥事,你们两口子也配合,我家闺女吵着穿新衣服,上周要不是你的布料,我且得发愁呢。”

这一片街道有一百二十户人家,都归居委会管,她平时也忙。

钱霞把点心塞到田馨手里:“好孩子,快拿着,姨还有别的事。”

无奈中,田馨只好先收下。

自从田馨在附近卖布料,周围邻居对她另眼相待,格外敬重。

田馨搬来时间短,时常住校,回来住的时间不长。

苏蔚冬那个性格,也不会和邻居攀关系,因此跟邻居都不熟。

布料像个纽带,让田馨和邻里关系紧密起来。

住平房就是这样,胡同里时常打照面,碰到认识的,问一句:“您吃了吗?”

以往碰到邻居,对方都是板着脸直接擦身而过。

现在胡同里谁没从田馨手里买过布料?

见到她,总会热情的站住脚,唠上一会儿。

都知道田馨手里倒腾布料,有人说,以后也管她买。

上赶着的买卖,田馨也不会拒绝。

她的价格没比商场贵多少,关键是不用布票。

周围邻居互相认识,她卖布料打出了名声。

瑕疵布料也不怕,价格划算。

靠着互相介绍,哪怕市面上的布料供应足,田馨也卖出去了六匹棉布。

六匹啊……

倒腾一下就赚了一百二。

国棉三厂有批新的瑕疵布料,是柔姿纱,上回田馨去,还只有两匹呢。

趁着有的选,她又一口气买了五匹。

这几匹柔姿纱都没出胡同,就被邻居合伙买走了两匹。

柔姿纱除了有点小瑕疵,质地非常好,有垂感,质地柔软。

首都的人懂行,说这料子适合做衬衫,不比的确良布料差,还更加透气,天暖和穿着也不会闷。

附近的邻居,都知道卖布料赚钱,只是苦于寻不到关系,再者也没囤货的财力。

死工资几十块钱,倒腾一回布料,成本就得二三百。

普通人家,很多都没这些存款。

因此,有眼热的,也就是一时上头,冷静下来想想,也就撂下心思。

赚钱很好,也得有那个本事。

回到家,田馨说:“钱姨送来的点心,不收都不行。”

苏蔚冬把铜锅放在厨房案板上,晚上还能再吃一顿。

“缺布料时,你平价卖,大伙都承你一份情,别说你,我早上上班,也不少人跟我打招呼,一个劲的夸,说咱们夫妻厚道。”

田馨笑嘻嘻:“那你沾了我的光。”

初来乍到的,跟邻居处好关系是好事。

五月份气候渐稳,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苏蔚冬和田馨商量,等这场雨过去,土壤也松乏,小院种点菜。

北方的初夏,能种植的菜不少。

辣椒、茄子、小白菜、黄瓜、冬瓜……

田馨说:“菜籽不用愁,上次钱姨说她家有,没有的,问问其他邻居。”

她观察过,只要家里院子宽敞些的,都会想办法种点菜。

哪怕没位置,挤着边边角角也撒点种子。

苏蔚冬和她商量,先种点茄子和黄瓜,看看能不能寻到种子。

还有葱,炒菜炝锅好吃,也不能缺。

田馨自然没意见,等到了夏天,守着小菜园,就有现成的菜吃了。

比如吃涮锅,要是自家菜园有绿叶菜,直接摘两棵洗洗,又能添上一盘。

院子的菜地不小,能种好几种菜,想想就惬意。

中午的火锅田馨吃的尽兴。

到了晚饭时间,她摸摸肚子,无奈说:“我现在还撑呢。”

谁让她贪嘴,中午吃的多。

苏蔚冬也没嘲笑她,说:“山楂是消化积食的良药。”

在省城,苏蔚秋吃多积食,赵桂芬都是煮山楂茶。

山楂茶简单,只需要山楂、冰糖和水,苏蔚冬也会。

走街串巷有卖山楂的,苏蔚冬买过两次,家里还有剩下的。

苏蔚冬温声道:“晚饭别吃了,我给你煮点山楂茶喝。”

田馨笑吟吟:“好啊。”

山楂果酸酸甜甜的,消食健胃。

搬进来不久,厨房就摆放的满满当当,大多都是田馨添置的。

苏蔚冬望着厨房,只觉得一片人间烟火气,心中升出一丝满足。

白砂糖八毛二一斤,吃了大半袋,剩的不多。

苏蔚冬想着,等下次糖票供应下来,得再买一袋才成。

想起田馨皱眉捂肚子嘟囔着,苏蔚冬便觉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