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未雨绸缪……(第4/5页)

白映元听田馨说,她按照正常市价卖的,没哄价,满意的点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馨馨,你这怎么做是对的!”

田馨自己留了一匹棉布、一匹涤纶布,还有一匹柔姿纱,其他的都卖了出去。

柔姿纱比普通布料价格贵,但是货架上只有两匹,另外一匹抽丝的厉害,田馨忍痛只拿了一匹,价格贵了十块钱。

在缺布料这段时间,金秋芳那边,枕头照旧做。

金秋芳都纳闷,田馨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布呢?

不过金秋芳怕其他人打歪主意,就没往下分。

她自己每天做枕头,虽然数量少,好歹省心。

田馨怕她悬着心,特地分了三米布给她,一分钱都不收。

金秋芳心里感激着呢,干活就更卖力了。

做出来的枕头格外好卖!

金秋芳都没交给田馨,直接在自家院子,就乌泱泱十来个人要买。

其中有一个是其他胡同的小倒,金秋芳瞧不上,就没卖给她。

田馨特地嘱咐过,不能卖给这种人。

左邻右舍你要三个枕头,我来五个,金秋芳的缝纫机踩冒烟了都供不上。

还有人来找她买布头的,金秋芳藏好了谁也没给。

金秋芳不明白,谁家晚上睡觉还能没枕头吗?

怎么突然间,一窝蜂都来买?

反正能赚钱就行,金秋芳美滋滋的踩着缝纫机,心里踏实着呢。

跟着田馨干活,她是交上好运了!

这阵布料的风潮没持续多久,也就一个多星期,供货就逐渐上来了。

售货员安慰说,国棉厂的产量足着呢!布料不缺!

看着柜台上去满满当当的布料,大家提着的心逐渐放了下来。

东西一旦没人抢,自然也就不缺货。

田馨听到一种说法,说是国棉三厂的产量极高,很快把产量提了上去,优先给各大商场供货。

国棉三厂是国营厂子,国营两个字,能让所有的百姓踏实!

于是,大家互相都讲说:“国棉厂大规模生产呢,慌什么?布料不愁!”

这话也不假,望着各个商场铺满货的柜台,手里攥着布票的人,也不再着急了。

倒是那些囤布想卖高价的人傻了眼。

之前有人想买,倒货的拿捏着不想卖,想等个好时机。

现在可好,赔大发了!

谁知道不说一句活该!

白映元来学校找了一趟田馨,让她晚上去吃饭,说家里有客人。

田馨不解,白家的客人,田馨也认识?

苏蔚冬晚上加班,田馨没喊他。

到了白家,那客人竟是关副厂长。

上回田馨见关厂长,就在不久前,舅舅过生日,喊了几个朋友吃饭,关厂长就在其中。

关厂长亲切的和田馨握手:“田馨,这次的晚饭,我是专门谢谢你!”

田馨更迷惑了?谢她什么?

关副厂长讲了其中的缘故。

上回白映元生日,一桌子人聊天,关厂长提起了国棉厂。

这段时间为了是否更换新设备的事,愁的他吃不好、睡不好。

一厂和二厂都暂缓更换设备,压力到了他这。

关厂长是想立马更换机器的,资金就算不足,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偏偏这段时间销路也不顺,国营工厂都是有固定销货渠道的,接订单,按需生产,订单减少,机器就运转不起来,换也发愁,不换也不甘心。

提起这个话题,田馨倒是接了茬。

她说,关伯伯,国棉厂的任务就是搞生产,如果产量不上去,工人们干什么?

再者说,现在路子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自己去推销、找出路。

国营工厂在高位待习惯了,哪会俯身往下看。

关厂长就想起了上回开会提起的求变,国营工厂也要灵活求变。

田馨又说,要是大家都减产,万一布料供应不足咋办,不就出乱子了吗?

这方面关厂长倒没忧虑,那么多厂子呢,还能缺老百姓的布料不成?

布料都是计划的,所有居民手里的布票是有数的。

不过,田馨的话还是入了关厂长的耳朵。

关厂长想,国棉厂是干啥的,搞生产啊!不生产工人打牌聊天吗?

这批新机器就算再拖,早晚也得买!

第二天,关厂长跟厂里的中层领导一起开会,最后研究决定,换机器!抓生产!产量过剩,就想办法联系外省市去寻销路!

这个举措,令关厂长出了名。

当出现布料缺货苗头时,国棉三厂的大批货品及时补充过去。

生产线加班加点,和其他工厂一起,很快平稳了局面。

关厂长想起了田馨,当时她无意的几句话,仿佛拨开迷雾一般。

田馨挺难为情的,关厂长把她夸出花来。

她也没帮什么忙。

田馨从国棉三厂进了几十匹布料,按照市场价售卖的事,关厂长也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