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盘店(第3/4页)

从迎客饭馆出来,田馨闷闷不乐,快到家时,田馨突然说:“二哥,田爷爷的店,我想盘下来。”

盘店?

田馨比他胆子还肥。

林原泼了一盆冷水:“开店没那么容易,你没听田爷爷说吗?人民饭馆的人时不时来闹事,再者你不懂经营,还在上高中,哪有时间打理饭馆。”

田馨心里有些计划:“这不是还有你吗?茶水摊有崔明和红星,你能腾开手,时不时去看一眼就成,你当时招红星,也是这个打算吧?不想把时间耗费在茶水摊,想再找其他的发财路。”

心里的想法被田馨猜个七七八八,林原不好意思摸摸头:“确实,茶水摊不值当我再浪费时间。”

田馨掰着手指头:“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不是一时兴起,田爷爷饭馆生意你看到,很红火,田爷爷不藏私,如果咱们盘店,他一定愿意倾囊相授,把厨艺教给咱们。以后田爷爷在隔壁省,跟咱们又没竞争,至于供货渠道我也想过,让田爷爷帮忙引荐引荐,还是按照之前的供货走,我看来饭馆吃面的多,偶尔有几个点荤菜的,每天食材成本并不高。”

林原被田馨绕了进去:“咱们?我又没说和你合伙。”

田馨笑吟吟:“二哥,我得和你搭伙,你说的对,我要上高中、考大学,没时间打理饭馆,你有时间啊,钱我出大头,你负责照看生意,行吧?”

田爷爷的铺面田馨恐怕买不起,她还得留着钱还给苏蔚冬。

盘店的钱价格不高,田馨和林原出得起,更何况林原手里还有些小商品,过些日子卖掉又能赚上一笔。

林原还是不太同意:“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不用你亲自上手,雇人,就跟茶水摊一样,省城现在闲散的劳动力不少,饭馆的工作怎么也比茶水摊强,不用风吹日晒,还管顿饭,肯定好招人。”

兄妹俩回家又讨论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定下来。

时间到了深夜,田馨翻着政治课本犯困,政治真是拦路虎呀!怎么学也学不明白,田馨不是学文科的料。

田馨抱着书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再次醒来是鸡鸣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凌晨四点半。

田馨没了困意,她爬起来,裹着被子开始盘算盘下迎客饭馆的可行性。

对一个饭馆来说,厨子非常关键,这也是林原反对的重要原因。

田馨没时间,林原厨艺不好,谁来掌勺呢?

田馨想起了大嫂黄翠翠。

林家是她最信赖的娘家人,大嫂黄翠翠人也不错,不知道愿不愿意来饭馆帮忙。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包括上苏家人,田馨都算了进去,赵桂芬要上班,苏蔚兰苏蔚秋在上学,除了黄翠翠,实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饭馆掌勺的位置,只有信得过的人才行,一家人是最好的,心齐。

田馨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给李梅花发电报,让她问问黄翠翠,愿不愿意来城里。

电报按字收费,田馨的电报内容尽量简洁:

欲开饭馆,问嫂是否愿来,掌勺,可教。

现在电报的价格全国都一样,一个字是三分五。

“同志,一共十四个字,四毛九,字多,要减点吗?”

田馨摇摇头,字数再少她怕李梅花看不明白:“谢谢同志,就这些,我给你钱。”

田馨掏出花花绿绿的钞票,数了四毛九递过去:“钱正好。”

发完电报,田馨心里忐忑,如果黄翠翠愿意来,那这事就成了一半。

回北淀村这两次,家里的饭菜都是黄翠翠做,田馨尝过,都是农家普通菜,但挺有滋味,比李梅花炒菜好吃。

大嫂这个人田馨观察过,有点自己的小九九,但人不坏,为人也踏实勤奋,和大哥很般配。

现在二哥在省城已经站住脚,如果能拉大嫂一把,对林家也是好事。

农村人种地赚钱也不易,土里刨食一年下来累死累活,以后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好,能早点出来站住脚,那是再好不过的。

李梅花很快回了电报:“愿来。”

两个字的电报简洁又表明意思,挺省钱,田馨噗嗤笑了。

既然黄翠翠没意见,田馨就琢磨着盘店的事。

人民饭馆惹事田馨不怕,林原不怕事,她也不怕,现在是法治社会,还没有讲理的地方?对方横,他们也能来狠的。

田馨能接手饭馆,田爷爷非常欣慰,嚷嚷着转让费要再低两成,田馨没同意:“交情归交情,我不能让您吃亏,有些事还得麻烦田爷爷,咱们食材从哪进货,这些菜怎么做,还得您教。”

田爷爷丝毫没犹豫:“迎客饭馆是我和你田奶奶的心血,现在办不下去,我也希望接手的人能办的红火,进货上你放心,我带你去找国棉三厂的老郑,啥货都能供上!至于菜谱,我都给你写出来,我和你田奶奶还有事处理,离开省城也得一个月以后,这段时间可以手把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