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书对照组(第2/2页)

后来,街道办给田馨解决了工作,是在文化局上班,每个月工资40元,加班还有额外的补助,正式工,铁饭碗。

返城后乌泱泱的一大堆知青等待就业,能有这么一份工作,真的是很幸福。

书里缺了一页,田馨不知原由,到了下一页的剧情,就是田馨的工作黄了,人家文化局不要她。

这么好的工作没了可惜,沈红缨哭着提议,让田静代替田馨去上班,人家不要田馨,让亲人去总可以。

就这样,本属于田馨的工作,就落在了田静的头上。

编制工作都是终生制的合同,老一代不退休,没有指标安置年轻人。

田馨这种被人家点名不录取的,更没了端上铁饭碗的机会。

就这样,妹妹田静因为有了职工的身份,没两年就嫁给了供销社的年轻副主任,成了邻居口中的出息孩子,后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田馨,成了妹妹口中不屑的‘街溜子’,靠着打零工摆摊赚钱。

书里的田馨,对娘家死心塌地,辛苦赚的钱全都填补娘家。

可结果呢?

沈红缨不是她亲妈,对她只有虚情假意的利用。

不是亲妈这件事,像个疑团一样在田馨脑海中打转。

书里没有写明白,只有潦草的一点线索:她的身世坎坷,当年据说是田铁军两口子丢了孩子,机缘巧合,田馨被北淀村的养父母捡到了,一直在养父母家长大了十三岁。

田铁军和沈红缨找孩子,辗转到北淀村寻到了田馨。

后来田馨跟着亲生父母回城,过着令村里人艳羡的‘城里人’生活。

在沈红缨的撺掇下,田馨和农村的养父母断了往来。

没过两年,知青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了家门口,家里必须得有一个人下乡支援,作为女主的田静自然不会去边疆受苦,下乡的人选,是田馨。

田铁军和沈红缨不是省城本地人,对于他们家多年前的往事,邻居也不知情,田馨只是女配,描述她的内容更多的是和田静的对照,身世方面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田馨从书里的情节中脱离出来,她抬头,冷冷的扫了一眼:“这个婚,我不离了!”

话音刚落,屋内的人震惊一片。

这就……不离了?

刚才是谁死活要离婚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