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2页)

闻衍的意思,是不让她过多去惦记这些野史神话,要放在其他之上去读,钟萃听出了陛下对野史神话的不以为然,到嘴的话咽了下去,抿了抿嘴,不说话了。

闻衍便当她听进去了,见她态度端庄,没有顶嘴,满意了两分,起了身看了看,走至窗前案上,见案上放了一卷佛经,旁边摆好了笔墨纸砚,钟萃跟着近前,见他看向佛经,低声解释:“嫔妾听闻太后娘娘生辰将近,不知太后娘娘喜好,便想着为太后娘娘抄一卷佛经。”

闻衍想到前些日子捧着佛经来承明殿里的良嫔,良嫔不若淑妃骄纵,不若贤妃善解人意,为人谨慎小心,小心细致,在捧上来佛经时还会言语温和的说上几句好听的祝福的话,哪像她一样,干巴巴的,问什么答什么。

杨培提着缀霞宫的食盒登门,膳房的宫人们脸色顿时不好看了。他到了没一会,膳房的夏总管就到了,身宽体胖的夏总管瞪了瞪膳房里的宫人们,对着杨培笑得和气:“杨公公怎么来了?也是下边的人不懂事,竟然给小主拿错了食盒,我已经叫他们重新去备了。”

轻飘飘就把膳房克扣的事儿给揭过了,只说拿错了。

都在宫中当差,平时见到也会说上几句,要是换成普通事杨培也就听听就过了,没必要揪着不放,但现在他可是得了陛下的命令来的,他在膳房四处环顾了下,指着膳房的几口锅中还袅袅冒气的烟雾,不给这位膳房总管面子:“你瞧瞧,这膳房里味道可足着呢,我一进来就闻到了,可是缀霞宫小主的你给看看,一碗清粥,一个馒头,夏总管,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拿错的呢。”

夏总管不说话了。杨培也不指望跟他掰扯,他指了指那又扁又小的食盒:“夏总管,这事儿可是陛下当场给撞见了,陛下当场可是发了好一顿脾气的,陛下可是交代了,要彻查,看看还有没有缀霞宫这事,免得膳房出了大岔子,我还得回去服侍陛下了,此事就交给夏总管去查了。”

夏总管怎么查,只能把事情捅到贤妃面前。

“陛下怎的去这缀霞宫了!”贤妃又急又怒,对缀霞宫是记恨上了,要不是他们,陛下又岂会发现被克扣之事!她眼中闪过利芒。

“娘娘,现在咱们怎么做?可还要继续?”夏总管问。

贤妃没好气的:“做什么,你还嫌没扯到本宫身上来是吗?陛下既然叫你查,就是不打算再计较,绕过这一次,你是打算走到黑,拖本宫下水吗?不就是嫌饭食差了吗,给她们恢复就是了,本宫本以为她们能体谅本宫一番苦心,后宫嫔妃勤俭一番为太后娘娘祈福,没料她们竟然连这点苦都吃不得,罢了。”

夏总管低着头,捧着笑:“是是是,娘娘说的是,她们哪有娘娘这般孝心。只是娘娘,若是一五一十的供给,只怕要花大笔银两了。”

膳房每日供着这么多的主子嫔妃和宫人的吃喝就是一大笔数字了,现在内务给拨的远远不够。

贤妃不悦的沉下脸,正想骂两句,只到底又忍了下来,只抿着嘴:“本宫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夏总管走后,贤妃身边的大丫头俯身来:“娘娘,现在怎么办?”

内务处的银两已经全部拿去采买太后宴上的事物了,便是如此离那单子上的也还差得远呢,现在膳房这边又要恢复供给,两边都指着贤妃,她根本不能叫内务处多给膳房拨,想到此,贤妃越发冷下脸,她现在可是两面受敌了,必须得拿个态度出来。贤妃沉吟了半晌,才终于松口:“先从殿里拿些东西过去填补一下。”殿中放的,每一样可都是她心头好!贤妃痛失心头好,又不能把这气洒在下边替她办事的人身上,更不敢怪罪到当今身上,只能怪到钟萃身上去!

罢了,如今还是太后的生辰重要,不宜再生出事端,等太后的生辰过了,陛下又忙于前朝,哪里还记得住在缀霞宫的小小才人,自有叫她认清这后宫的时候。

“是。”

闻衍在缀霞宫没待多久,留下句叫她多抄一卷佛经后便离去了。他走后,钟萃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回想起听到的陛下的心声,忍不住抽了抽气儿。在钟萃的记忆中,上辈子贤妃娘娘可是一直深受当今信任,掌管后宫采买的。也是现在钟萃才知道,原来克扣他们的从来不是膳房和内务处,而正是这位贤妃娘娘!他们母子上辈子吃过的那些苦全都是拜贤妃所赐!就是她,让上辈子他们母子吃足了苦头!

从那以后,缀霞宫的用度又恢复了。临着太后生辰,钟萃的两卷佛经也抄好了。太后生辰,第一回 大办,太后生辰这天,宗亲们早早就来了,先去太后的永寿宫中坐了坐,如今后宫只二妃操持,又去玉芙宫和甘泉宫坐了坐,到夜里,荣华殿里灯火通明,两边的窗外,水榭边传来泉水叮咚,殿中案几一一摆放着。太后的生辰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