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2页)

闻衍并不觉得此事贤妃知情,董贤妃是太子府旧人,伺候身侧已有十载,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温柔小意,贴心解语,从没有逾越过,便是后宫嫔妃们对她也赞不绝口,贤妃虽爱写诗,但处事周到,端庄大方,许就是因着她好说话,以至下边人欺上瞒下,背着贤妃在暗地里私相授受。

现在是帮着夹带珠宝首饰等出入宫中,那若是带那些害人的东西进来呢?闻衍忍不住心下一凝,他翻开这本所谓的佛经,一翻开书,闻衍眉心下意识一皱。

杨培小心的喊了声:“陛下?”

闻衍合上书,把佛经仍回了包裹里,“都带走。”

杨培抱着包裹,一路跟着回了承明殿。其实宫中想往外传递并非不行,只是想光明正大的传递东西出去,如信件,需要一一被登记下来,查验有无违禁。

包裹里除了佛经和信件,最值钱的就是几个珠宝和几包银子了,两个侍监已经老实交代清楚了,那几包银子是好几位嫔妃给的,请他们从宫外带东西进宫,珠宝则是拿出去典当的,“那佛经和信,据他们说,是缀霞宫的钟小主要送出去的。”

杨培没想到,陛下几月处理一回后宫有关的事,竟然又跟这钟小主扯上关系了。想着缀霞宫那位小主回回的礼遇,杨培忍不住为她说了句:“交代的说了,这是钟小主第一回 叫他们帮忙。”

闻衍看他一眼,沉声道:“有了第一回 ,往后还少得了?”

杨培不敢保证,低低弓起身子。

他目光放到案上的信件上,吩咐一声:“送到黄门去,看看有没有什么?”

等杨培拿着信走了,闻衍才拿起桌上的那本佛经,慢慢打开看了起来。佛经里倒是普通,与其他的没甚差别,闻衍看了会就放下了。重新拿了奏折看了起来。

杨培很快回来了,低声在旁边禀报:“信是钟小主写给江陵侯府大房的三少爷钟云辉的,倒是没有出格之处,只讲了一些家常话,提了两句这位三少爷考院试的事,钟小主那启蒙还是这位三少爷教的呢。再便是提了两句贤妃娘娘…”

闻言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分神听着,提及贤妃,闻衍抿了抿唇:“怎么回事?”

杨培忙道:“钟小主也只隐约提了两句,说是去找贤妃问那增广上的学问,贤妃告诫她回去多读几遍就懂了,钟小主就没再提了。”

找贤妃问增广?那她倒是问错人了,贤妃喜读诗书,关于诗书的书倒是读了不少,启蒙只堪堪读了本三字经,后宫中唯有淑妃学过三百千。增广涉及阴暗,后边的书籍诸如幼学、论语和四书五经等讲了许多为官之道,女子不参与科举,是以女子们更喜欢学读诗书,像钟萃这样的才叫意外。

便是宫外普通人家中,也有许多送孩童去书院学个启蒙便不学了的,只等以后找个账房等清闲的工作,钟萃读到了增广,全然是按男子准备科举入仕的顺序在读,现在知道给她启蒙的是江陵侯府正在下场院试的三少爷钟云辉倒是让人理解了。钟云辉是根据自己学的在教。

不过…闻衍想起贤妃的敷衍之词,心中忍不住升出一种贤妃竟如此好大喜功,口中谎言的念头来,她叫钟氏回去多读几遍分明是托词,好借口把自己并不会增广给遮掩。贤妃什么时候这样虚荣了?

闻衍心中不悦,但很快他又下意识给贤妃补了理由。女子总归是心眼小,易生嫉妒,便是如贤妃这样的温柔大方的也不例外,贤妃再是贴心解语,但总归是个女子,她又身居高位,若是在低位嫔妃面前显露自己才学不足,以后还怎的服众?便是一时扯了谎也并非不能理解。

杨培候在一旁,等了半天,忍不住出言:“陛下,那这?”他指了指包裹。

闻衍正要叫他带下去处理了,转念却生出个念头:“按兵不动,把这还回去,叫他们闭上嘴,该如何还如何。”

他倒是想看看这一条采买路上还能牵扯出多少魑魅魍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