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博源(第2/3页)

潘家肯定能找到国内最好的接骨医生,将小承接走的时候他们事事允诺得如意,郁卫东本是抱着希望去的,谁知吃了闭门羹不说,还被许琮转告这是郁承的意思。

——他不希望看到他们再出现,这会打搅他的生活。

郁卫东根本不知郁承已被送去国外,他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拿不出钱,郁卫东和侯素馨那两年过得十分艰辛,辗转求了好几个亲戚帮忙才周转开来,但是侯素馨的腿也因为诊治不当落下了顽疾,到现在走路的时候还是一高一低坡着脚,且冬天的时候受寒会隐隐作痛。

郁承是在回国工作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当时许琮切断了他和郁家的联系,他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再见面时,郁父待他已然很是生疏。

他有作过解释,可一切都不复如初。

许琮说完那句话,试图再从郁承的脸上看出些许蛛丝马迹,可惜没有了。

——什么也看不出来。

郁承很宽和地同她说:“您想多了。”

过完年还有一段时间就开学了。

怀歆一直在努力地写新书,这本书是个金融职场文,含有少量的商战情节。不管是金融从业者抢客户、做项目,还有实体企业打价格战,都挺符合她自己的专业背景,所以写起来会比较游刃有余。

但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她还没做过买方私募实习,对于一个项目从接洽到落地的过程,还没有那么直观生动的感受。

所幸博源投资的实习马上也会开始了。

没两周就开学,因为是大四下最后一个学期,专业课几乎完全没剩下几门,赶得比较急的,像怀歆,早早都修完了。

唯独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毕业论文,但是一般四五月份再做也还来得及,很多金融专业的学生会在这段时间去做一份高品质的实习,为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铺路。

到博源报到的时候是个星期一。

气派的写字楼坐落在朝阳区国贸中心区域,旋转玻璃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墙上AMP Capital的深红色油漆商标格外漂亮。

怀歆按照HR姐姐给的楼层地址坐了电梯,还没到就收到张可斌的微信:【Olivia,你到了吗?[呲牙]】

张可斌是大怀歆两届的学长,最近才刚刚成为博源的全职员工。他之前就在各大外资行实习,履历非常优秀。

两人同在一个校友圈里,是在某个德扑局上认识对方的。后来又吃过两次饭,关系还算不错。怀歆的简历就是张可斌帮忙递过HR的。

博源投资几乎算得上是国内最大的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5000亿,一级和二级市场都做,近几年来的复合年收益高达40%左右,据传背后还有雄厚的家族资本支持,所以投的都是市场上最好的项目。

怀歆申请到的是一级市场消费组的实习,主要是看没有上市的消费企业C轮到Buyout阶段的融资。

这么大的一家机构,她刚进门的时候心底还有些紧张,但是意外的,HR小姐姐和秘书都非常和善,笑着同她打了招呼。

先做身份登记,再签合同,最后把怀歆领到属于她的工位上。

不像其他一些小机构,人满为患,实习生没有专门的地方坐,只能随便坐在出差全职员工的位置上,博源专门为实习生开辟出了一片领域,每个工位都写好了署名,还贴心地准备了订书机、便签纸等一些未拆封的文具用品。

HR姐姐又领着怀歆去了饮品零食区域——全是当下最火的网红品牌,以及各种好吃到爆炸的烘焙蛋糕。一旁还有个冰箱,里面有甜品、汽水和冷牛奶。

还告诉她全天餐补300块,放开随便吃。

“……”

怀歆从未觉得这么幸福过。

消费组一共四五个实习生,有些是已经在这边工作了几个月了,有些则像她这样刚刚才入职。几人互相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好中午一起去旁边的购物中心吃饭。

全职员工都在另外一片办公区,和实习生区域是分隔开的,不过仍旧是相通的,可以远远地互相看到。他们都非常忙,好些还在出差,所以也没来得及派什么活给怀歆。

下午的时候倒是等到了张可斌,刚从外面做完管访回来。

对方朗笑着与她打招呼,询问感觉如何,怀歆自然是把这里花式一通夸,条件极好等云云,张可斌抿着唇畔弧度,意味深长说:“等加班的时候希望你还这么觉得。”

这边老板们的时间比较自由,但是初级员工的工作强度较大,每天要做到凌晨一两点左右,通常没有节假日和周末,除了加班,还是加班,加班,加班。

但是就算如此,也比投行三四点乃至通宵要好许多了,更何况薪水还比投行更高。

再疲惫的灵魂在看到七位数入账的时候也会安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