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3/4页)

自营渠道建设缓慢,远远跟不上有了甲天下如虎添翼的老师傅,如今老师傅家电又搞出这么一招,斥巨资在央台打广告,知名度迅速攀升,让利字当头的经销商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持续涨了半年的原材料价格还在没完没了地上涨。虽然现在的涨幅比上半年低了很多,但架不住这样长时间的涨价啊,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因为物价上涨太快,工厂里也掀起了涨工资的声浪。员工们的诉求也有理有据,半年来,大米白面猪肉蔬菜水果通通都在涨价,他们花在生活上的开支比去年每个月多了一二十块钱,工业用品也在涨价,买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职工们的养家压力很大。

涨工资这件事也不是他们厂第一个提出来,好些厂子的职工都提出了这种诉求。更有像老师傅家电这样主动涨的,而且还承诺年底会再涨一波工资,这么对比,员工们心里就更不满了。

让章回和高桥雄一更烦躁的是,刘厂长还跑出来横插一脚,公开表示,支持职工们的合理诉求。

有了他的支持,职工们更有底气了,找厂里领导反映情况,找工会诉苦,甚至还有给市里写信的。

这样的情况下,章回和高桥雄一不得不妥协,最后也跟着上涨了4%的工资。

工资的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涨,生产端的压力最后只能导向消费端,涨价是最终的出路。

半年下来,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运输成本还有其他成本都在上涨,实际的生产成本较之上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四十,而迄今为止,富友产品的涨价幅度只有10%,其他的成本都富友自己消化了,这意味着富友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这个结果,总部那边肯定是不满意的。

眼看年关降至,如果今年他们不能拿出一份比去年更亮眼的成绩,年底高桥雄一回国肯定会挨批,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晋升。

所以高桥雄一给章回下了死命令,今年的成绩必须超过去年。

章回当时没说什么,回到办公室就把文件给砸了。

今年怎么超过去年?去年下半年,老师傅家电躺平,完全不跟他们争,他们才能那么顺利地打开市场,获得不菲的成绩。可今年,物价上涨这么厉害,老师傅家电又招数频出,低价囤了一大批的货,价格比他们低很多,他们拿什么去跟老师傅家电竞争?

助手看他脸色实在难看,小心建议道:“章总,咱们不如也去央台打广告,老师傅家电这广告效果实在是很好,咱们要是去打了,销量肯定带起来。”

章回扭头看了他一眼:“现在都十月下旬了,即便现在谈妥,也得一个月后才能播出我们的广告,然后经销商上门进货,再销售给消费者。这中间的时间跨度不用我说吧?”

他们不像老师傅家电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广告打出去的第一时间,就能迅速在八个省铺货,快速回笼资金。据他所知,看到老师傅家电在央台的广告后,精明的经销商们迅速囤货,祭出央台推荐这样的噱头,大量出货,将前段时间手里囤的货借着这股东风,一块儿给出了。

而且斥巨资去央台打广告,肯定也要厂里开会通过,这中间肯定会扯皮。况且,他们产品走高端路线,卖得很贵,价格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市场没有老师傅家电广阔,广告的效果自然也要打折扣。

助手闻言,只得沉默,短期内要迅速实现业绩的大幅度增长,实在太难了。

章回疲惫地坐回老板椅上,低头琢磨了起来,过了许久后,他对助手说:“让左松过来。”

不多时,左松就过来了。

章回直接说:“通知下去,我们的产品市场指导价再提高5%。”

左松震惊地看着他:“章总,我们的家电已经卖很贵了,再提价,18寸彩电的市场指导价就要破三千了。”

章回瞟了他一眼:“我知道。但不涨价,你说怎样才能扩大销量,增加利润?”

左松犹豫了一下说道:“降价吧,薄利多销,价格便宜了,咱们就能促进销量,卖出更多的产品。”

章回轻嗤:“你觉得我们这价格能降到跟老师傅家电一个水平吗?就算18寸彩电降到两千元一台,云中省和周边省份,有多少市民能买得起,占总人口的比例有多高?”

不可能的,老师傅家电的成本本来就比他们低,而且现在的这些货都是原材料涨价前囤的,就是卖1988元,人家也有得赚,可换他们,同样的价格,他们会亏本。而且可能会得罪一批前期高价买富友的消费者,严重损害富友的品牌形象和定位。

他们富友本来就走的高端高价路线,在国人的心目中,价格越是高越有逼格,高价也有一部分忠实的用户。而且调的是官方指导价,但实际上零售端的价格不用涨,商家还能对消费者说“现在成本上涨,以后价格肯定要涨的,现在不买,过阵子可能一台就要贵一两百元,现在买到就是赚到”之类的,促成交易。涨价未必不能提高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