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校计划(第2/2页)

“俊之?”

“顾俊之,是我的一位学生。”文老先生笑呵呵的,显然虽然嘴上嫌弃,心里对这位弟子却是十分满意的,“他现在在方巡阅手下做事,主管教育,汉口如今新办的那几家新式学校就是他在负责。”

顾俊之?谢颜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终于在记忆里找出这个人,这不就是每天下午来运来茶楼听书的那位大主顾吗?似乎当初最先和顺先生打听汉口奇缘的作者的人也是他。

这样一来文老先生先前听过汉口奇缘就解释得通了,谢颜在心中感叹,运来茶楼的客人们也是藏龙卧虎,他之前真不知道,那些听书人的中竟然有被湖广巡阅重用的文老先生的得意门生。

“说到俊之,我方才说的找你的第二件事,其实与他也有些关系。”文老先生把话题拉回来。

“您请说。”

“你来汉口时间不长,应该不太清楚湖广教育局新推出的新校计划。”

“新校计划?”谢颜确实没听过。

“湖广地域富庶,这些年经济发展一直不错,政府手里预算较多,强国需先开民智,方巡阅计划把其中一大笔钱用在教育上,仿照西式学校开办新校,让汉口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

“除了安小姐所读的与国外大学对等的湖广新式学校外,还有开设给青少年的新式中学小学,以及给开设成年人的学校,俊之这些日子就一直在忙这些事。”

文老先生说完后,谢颜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和李泉遇到的那位贪财的王婶子的儿子,不就是要考什么新式学校吗?根据文老先生所言推测,那个儿子考的应该是新式中学,不知道考上了没。

不过这位方巡阅不贪敛钱财,也不把预算全部投在军备上,而是愿意废如此大的功夫发展教育,倒是让谢颜十分佩服。

湖广一地有这样一位目光长远的统治者,实乃百姓之福。

“这个计划可以利国利民,想来不会有人反对,巡阅也批准了经费,不知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谢颜不明白办学校的事文老先生为什么要和他说。

“新校计划中所办的几种学校,大学是原先就有的,小学和中学减免学费后也有不少人报名,不愁生源,只是这给成人办的学校……”文老先生不知该如何讲明状况。

“可是他们觉得读书很费事,而且根本学不懂没必要学,所以学校一直招不到人?”谢颜闻言表示理解。

“是的,我承认他们的理由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作为一个国家中坚力量的成年人,不能不读书明理。”文老先生坚持道,“至少要让他们有足够多的知识,自己的思想和见底,不再浑浑噩噩,也不再当权者说什么就是什么。”

文老先生语毕,谢颜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陷入思索,诚然文老先生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无道理,但是那些不愿意读书的成年人也没做错什么。

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方面成年人的工作收益是整个家的经济来源,他们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学习,却没魄力自己放下工作去读书;另一方面,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已经固定了,不像孩子还有未来,与其读书浪费时间,倒不如多去赚点钱。

这两个现实理由之下,湖广政府主办的成人学校招不到学生也不出人意外了。

“成人学校是整天授课吗?”谢颜确认。

“不是。”文老先生却摇了摇头,“我们知道成年人需要工作养家,没有时间全日制上学,所以采用了自由上课的模式,同一门课一天开三堂,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来听,但效果不大。”

那么问题便主要出在成年人觉得自己读书也没什么用处上了,谢颜点头,大概明白了文老先生找自己的原因。

“文老先生,您是想让我以类似汉口奇缘的模式写个故事,宣传成人学校吗?”

“是的。”文老先生笑着点头,“我发现你的故事的受众与我们的生源目标重合度很高,既然你可以在书里宣传西医,让他们接受尝试这种新的治疗方式,那么也一定可以改观他们心中对读书的看法。”

换句话说,文老先生是想让谢颜帮忙写个通俗有趣的软文,宣传教育局新办的成人学校,让人们愿意去学习接受新知识。

见自己猜对了,谢颜有些无奈地挠了挠头,文老先生已经把话说到了这里,这种利国利民的事他当然不能推辞。

只是他一个拥有三寸口舌之利的精英律师,穿越后从说书到剧社再到现在的写宣传软文,怎么一直没干到本职工作,反而尽和文娱扯上关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