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上门拜访(第2/3页)

等谢颜回来,他一定要和对方好好说道说道,把汉口奇缘往长了撑一撑,最好能说个把月。

茶楼门口的水牌子早早就换好了,今天的回目名叫“闫老五爱恨情仇心两难,洋医生大义救人赛华佗”。

小文柳下台后,顺先生拿起扇子醒木,施施然上去坐定,无论神情还是底气都比昨日高了很多。

闲白完毕,醒木镇堂,一首定场诗快速念定,故事终于再次开始。

闫老五的铁锹正要砸在那黑影的头上,突然一阵风吹散乌云,月亮照下亮堂堂的光,也照清了黑影的真面目,正是之前被黑心神父封棺沉江的艾莎。

原来当时神父雇来抬棺材的人刚走到江边,忽然觉得阴风阵阵,四下怪声不断,正准备把棺材装船运到江心沉下,那江上居然飘起了一个白影!

运棺人被吓了一跳,哪里还敢继续待下去,急急忙忙把棺材放在岸边往水里一推,就四散而逃。艾莎年纪小身量轻,棺材一直浮在岸边没有沉下,才等到了闫老五捞人。

闫老五也惊呆了,鬼棺材里怎么冒出一个洋人小丫头?艾莎此时身体被江水泡湿了大半,胳膊上全是伤口,眼睛红通通的,带着卷的头发全贴在脸上,怎么看怎么可怜。

闫老五心中就算对洋人再恨,也没办法直接对一个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小丫头下死手。

他不断举起铁锹,每一次都会想起自己妻女惨死的样子,可当铁锹即将落下时又恢复理智,下不了手……最终,他决定转身离开,任凭这个洋丫头死活。

可他刚回身准备走,身后的棺材又传出动静,原来艾莎此时已经被泡的神志不清,本能般求生爬出了棺材,朝唯一可以救她的闫老五走来。

闫老五回头见状,正欲快步离开,艾莎却再也支撑不住,啪嗒一声晕倒在闫老五脚边,这个动作让她脸上的发丝全部散开,月光下闫老五看的真切极了,这个棺材里爬出的洋丫头,右脸上居然有一颗和他死去女儿一模一样的小痣!

闫老五愣在当场,如遭雷劈,莲儿死的时候正是这么大的年纪啊!他又想起了方才听到的那一串像极了黑子的狗叫,难不成这是老天给他的提示,把他的女儿又送了回来?!

闫老五看着倒在脚边的艾莎,心就像熬油一样纠结,最终,他捡了些石块装入棺材里,将棺材彻底沉入江中,抱着艾莎回到自己在码头边的小屋。

小屋里,艾莎受了风寒一直昏迷不醒,闫老五坐在床边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救这个丫头,但他知道自己想保护对方,就像保护自己没赶上的小女儿……

闫老五在码头上干工没有月钱,手里只有逢年过节老板发的一点小钱,他把自己身上所有钱找出来数了数,一共只有两三大子,根本不够给艾莎看病,而且他也不知道洋人的病中国大夫能不能看。

就在这时,闫老五突然想起前几天听码头上的人说,码头附近的花中巷有个留学回来的小洋大夫,看病要价很便宜,就是大家都不怎么信洋大夫,所以没人去看过。

闫老五自己也不信洋大夫,但艾莎是个洋人,请洋大夫看病不是正好吗!闫老五见床上的艾莎脸色越来越不好,终于打定主意,拿起被子包着艾莎,朝花中巷走去……

……

顺先生今天说书依旧说的绘声绘色,因为心里有底气,放开了许多,甚至比以往更好了,茶楼里的人随着他的讲述心里七上八下,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可惜故事的编造者却不在这里,看不到这样的反应。

谢颜此时正和李泉在糕点铺买东西,他们和柳掌柜请了假,准备待会儿跟小文柳去拜访他们在汉口的师伯穆绣绣。

买礼品的事是李泉提出来的。

“阿颜,我们虽然是小辈,但上门拜见却带着班主的面子,总得拿些什么。”

谢颜承认李泉说的有道理,哪怕在现代,很多人都不待见空手上门的穷亲戚,何况民生疾苦的民国。无论穆绣绣看不看得上他们的礼品,他们都得做个样子。毕竟带着东西上门是社交拜访,两手空空就是腆着脸打秋风了。

谢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自然没必要让人在背后瞧不起嘀咕他们。

谢颜和李泉和柳掌柜打听了家和记糕点铺,这家铺子是老字号,东西做的好吃价钱也公道,生意十分火爆,在汉口小有名气。

两人花了两大子称了半斤酥糖糕,请伙计用红纸和细麻绳包好,四四方方拎起来,上面还有金字写的“和记”二字,看上去十分简洁漂亮。

谢颜和李泉提好点心,朝之前和小文柳约定的地方走去,对方因为要接师妹下工,所以比他们先走了一步。

穆绣绣手下一共带了四五个徒弟,管吃管住,小文柳是其中最出息的,学了师父大半的本事,托了关系已经能在茶楼有一份固定收益了,其余本事没到家的徒弟们则四处赶场子,抱着乐器在酒楼之类的地方等着,有人请就进去唱,拿点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