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6/7页)

周黎蘅显然也是这样想的,他信里什么都写。比起男主外女主内的世俗常态,周黎蘅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夫妻关系却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一起面对。

于是黛玉再细看了周黎蘅的信后,不免问道:“姐姐觉得五皇子怎么样?”

林姜边想边又给自己剥了一块薄荷糖。

与黛玉哪怕身体好了也体质偏寒不同,她天生有点血热,冷一冷还好,到了夏天就觉得难捱。

“五皇子啊。”在林姜的记忆里,那只是个静默谦和的皇子,极少有什么来往。

倒是听卫刃说过,五皇子是个拎得清也沉得住气的皇子。

林姜与他唯一打过一次交道,还是太上皇丧仪后,五皇子生母李贵人病的重了,皇上下旨让她去看一看,那时候五皇子就候在母亲的宫室外头,焦急地候着。

李贵人是多年的弱症积攒了一朝发作出来,看着凶险了些,其实不大要紧。林姜施过针后李贵人的病就大见气色,又为李贵人开了七日的药,果然慢慢也就好了起来。

之后五皇子曾特意到太医院谢过一回。

“怪不得世子爷跟他关系挺好的,他俩有些地方还有些像。”林姜想着五皇子的举止神态,对黛玉说道。

只是周黎蘅是一种温柔,而五皇子则是一种稳重沉默。

就林姜接触过的皇子里,倒真是最喜欢五皇子的行事作风。

只是她对大周的皇子们有心理阴影:只看表面的话,大皇子起初还算是个正常的彬彬有礼的皇子呢。可背地里的人品就说不准了。

而林姜对五皇子的看好,也更多是爱屋及乌,能跟周黎蘅处得来的人,品性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他们谁喜欢都没用,得皇上喜欢才行。

-

而皇上,对五皇子印象很是不错。

起初是这儿子的一手好字,令皇上赏心悦目,时常叫到身边来代代笔写写福字。

后来令皇上印象深刻的,则是五皇子的书被人偷去那一回。

事发突然,五皇子处理的算是可圈可点,但更让皇上看好的,是他那背负着压力通宵补的作业,还是字字工整,让人看不出仓促来。

皇上想起此事,便将手里的折子合上:“朕有意将老五也封为亲王,林卿怎么看?”

林如海立在下头:“臣谨遵圣命。”

他怎么看?林如海不打算有什么看法,又不是他的儿子们,皇子们还不是皇上想怎么封就怎么封。

他作为礼部尚书,是皇上吩咐了,让他按着前头的例写册封皇子的条陈,林如海才扒拉着前几任帝王的旧例,给皇上写了上去。

大周历代都是按照年纪来封王的,一般成婚的年长皇子,就封为亲王,其余未成婚的皇子们便先封郡王——等大婚的时候,好加一重恩典。

按照这个旧例,应当是大皇子到四皇子封为亲王,其余皇子皆为郡王。当然至于那些还不到十岁的小皇子,皇上暂且放一放不封也可。

林如海照着旧例报上去,皇上翻了翻,就提出了给五皇子加封亲王。

皇上有此意,林如海当然没有异议。

很快,皇上在朝上正式宣布:二皇子到五皇子封为亲王,赐居出府,其余皇子尚且年幼,仍旧居于宫中,待大婚后再行封王。

众朝臣都要跪下山呼皇上万岁了,忽然反应过来:等下,是不是还少点什么。

对啊,皇上刚才说的是二皇子至五皇子,四位皇子封为亲王,那,作为长子的大皇子去哪儿了?

不说旁人,就连林如海也挺意外的。

而作为礼部尚书,他不得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站出来:“臣请旨,皇长子殿下……”

皇上摆摆手:“镇国将军。”

众人:?!

大周宗室爵位极少有世袭罔替的,都降等很快,皇子封为亲王,到了亲王袭爵的嫡长子就得降一等封为郡王,而郡王再往下传,就是镇国将军。[1]

按理说,皇上给大皇子封的这个爵位,应该是百年后,由大皇子的孙子来继承的。

朝臣们俱是震惊脸,唯有林如海不动如山:也不错啊,大皇子这也算是提前感受子孙后代的生活了,旁的皇子还没有这个待遇呢。皇上果然是英明圣主啊。

林如海作为礼部尚书毫无异议,但御史台却有御史照例蹦出来质疑皇上。

这也算是御史的基操了:监督弹劾群臣的罪失,顺便弹弹皇帝的非常规操作。

于是有位胆大的御史站出来道:“皇长子居众皇子之首,爵位却如此之低,臣恳请陛下再从长考量。”

皇上坐在龙椅上,以手支颐,似笑非笑。

“朕乃诸皇子之君父,莫不是吴御史觉得比朕还要够资格,给皇子们安排爵位吧。”

吴御史当场就跪了。

这话他要是敢回答,就是妥妥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