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7页)

贾赦忙起身行礼道:“回皇上,臣还有要事禀奏。”

致和帝先打了个坐下的手势,道:“准。”

贾赦才道:“臣之前说的句句属实,以下的事却有许多乃是微臣猜测,若是臣说错了话,还请皇上勿怪,臣才敢说。”

贾赦作为太子伴读,实际上是在致和帝跟前儿长大的,致和帝看贾赦跟看晚辈差不多,自然也准了。

贾赦这才将通灵宝玉乃是剑指宁荣二府的兵权的猜测说了出来,当然,真正的目的是剑指太子这话贾赦没说了。即便致和帝自己经历过夺嫡,能够理解里面的残酷,但皇家的事不是贾赦好直接挑明的。

末了,贾赦总结道:“臣不知这两个江湖骗子为何之前灵验了那许多次,从未失手。但是他们头一回声名鹊起便是准确预言了苏州阊门外甄费甄家的祸事,但是谁知道烧了十里街那场火是天灾还是人为呢?

总之,这回臣凑巧活捉了一僧一道两个江湖骗子,趁又连夜审了这二人和我那兄弟媳妇身边的奴才,得知当年通灵宝玉的事实乃杜撰。臣立刻就想到我荣国府出这样的事,实在不宜再掌兵权。而有人却因此青云直上。

臣当时就想,若是臣猜测正确。现在一僧一道被捉,定然有人坐不住,说不定会派人灭口。因而臣用了两个臣府上的罪奴假扮一僧一道,果然昨夜这二人就被刺杀了。真正的一僧一道尚且活着。若是只是微臣家事,微臣自己料理了也就罢了。但是万一不幸被臣猜中,此事便关系到军国大事了。这等大事,臣不敢擅专,因而一早换了朝服想入宫面圣,请皇上示下,不想戴公公先来了。”

致和帝都登基几十年了,这里面的逻辑当然懂得。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瞧着贾赦许久没有说话。

贾赦感觉何等敏锐,虽然没敢直视圣颜,也知道致和帝在瞧自己,但贾赦安静坐着眉毛都没动一根。红楼世界无论多位高权重的人,在贾赦眼里皆是NPC而已。贾赦最不怕的就是NPC。

今日的贾赦无论是思路还是气度都和致和帝记忆中的不同,只有那长相倒是和记忆中一模一样。从贾赦身上致和帝只觉得看出几分贾代善的影子,尤其现在贾赦在自己的注视下面不改色,在致和帝眼里就是和贾代善一样的大将之风啊。

“你计划得倒还周全,朕会让大理寺来审此事,若是查证通灵宝玉一事乃是杜撰,朕会还你父亲一个公道。”致和帝道。

这回贾赦总算跪了NPC,恭恭敬敬的磕头道:“微臣替父亲谢恩。”

致和帝抬手道:“免礼。”一张脸却黑得像炭了。

有些事贾赦不说,不代表自己经历过夺嫡的致和帝不懂。就算王子腾为了京营节度使之职设计王氏,但背后没人撑腰,他也没那个胆子得罪两座国公府。而这个给王子腾支撑的人是谁?

为了避免儿子们兄弟相残,致和帝在皇子教育上十分强调兄友弟恭,也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元后过世之后再没立新后,就是为了告诉各宫,太子的储君之位稳固,谁也不要起不该有的心思!

但是显然有些人心大了。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此等局面自然是痛心而又气愤的。致和帝比贾赦更想将那背后之人抓出来。

听致和帝说让大理寺介入,贾赦道:“臣还有要事禀奏。”

致和帝道了:“准!”

贾赦又说出一番令人震惊的话来,致和帝听了,大为震怒。即便做了几十年的皇上,致和帝已经喜怒不形于色,也忍不住将龙案重重一拍道:“我看谁敢将手伸那么长!”

见龙颜大怒,贾赦很配合的抖了一下,然后小声道:“皇上息怒。各位大人历经科考入朝为官,初衷总是为国效力,也许是微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致和帝冷声道:“为国效力的臣子自然是有,心素不正的却未必就无!就按恩侯说的办,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狼子野心!”

贾赦应是。

退出上书房之后,已经有戴权另派的小太监在外候着了。小太监将贾赦送到宫门外,贾赦骑马回荣国府。

刚入东院,就见贾母坐在大堂之中。

贾赦些微诧异了一下,还是打了招呼:“太太。”

贾母叹了一口气,以前她有什么事,皆是派人来传贾赦去荣庆堂,几时像这样还需要自己亲至东大院的。可是现在不但证明自己一直偏宠的王氏是个毒妇,连嫡长孙贾瑚之死自己都没主持公道,贾母再也不指望能指使得动贾赦,只好亲自来了。

“戴公公宣你入宫,可有什么事?”贾母开门见山的问。她现在担心的也只有这个了。

今日在上书房谈的事怎么可能告诉贾母?“戴公公问贾存周什么时候去接贾女史,毒妇之女岂能继续留在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