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送金钗(第2/3页)

主仆三人正在这里细细品味着,就听外面来报,说是国公府老祖母和范氏来了。

乌苔心里约莫猜到了,不过还是故作不知,请她们过来。

她们进门前,先命人收了那些匣子,只留了那金荷包在手里把玩。

很快,叶老太君被请进来了,范氏从旁随着。

叶老太君有些年纪,诰命在身,又是长辈,乌苔还是起身迎了迎,当然了,手里还是拎着她那金荷包。

于是一进屋,叶老太君和范氏的目光都落在那荷包上。

范氏先开口的:“乌苔,这是何物?”

乌苔笑了:“母亲,这是殿下今日送我的,也不知道怎么了,说是我受了委屈,倒是补送我许多头面,其实我哪戴得了那么多啊,我挑了挑,许多头面太过华贵,也不好日日戴着,反倒是这件镂空金荷包,实在玲珑可人,我日常做做针线,倒是可以用。”

范氏顿时瞠目结舌,要知道国公府是世族大家,这样的人家,凡事都是有规矩的,除了自己的嫁妆,其余各房里四季衣服针线全都是按量定份的,每月月钱也都是有数,万不至于胡乱挥霍,要不然家里那么多夫人姑娘小公子,人人乱来,这家就不成家了。

至于像乌苔这种镂空金荷包,更是不可能,这种奢靡物件,必然是好好收着,毕竟一个姑娘有,其它姑娘眼馋看着不可能,于是谁也不会太出挑。

叶老太君仔细打量了一番,终于道:“这应是前朝云瑞公主的嫁妆,当年我在娘家时,曾听人提起过,后来不知所踪,不曾想,竟到了殿下手中。”

乌苔听着,竟是有些来历的,也不知道懋王是怎么在一夜之间变出这么多物事来。

范氏:“瞧着确实精巧,怪不得呢,原来竟是当年云瑞公主的嫁妆。”

这位云瑞公主,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后所生的公主,据说备受宠爱,她所陪嫁的珠宝玉器,据说都是世间罕见——当然了,后世提起,难免说一句,也就是前朝戾帝的这般□□奢华,才招来了亡国之灾。

叶老太君叹道:“我们乌苔儿,当年在国公府和众多姐妹并无不同,如今成了王妃娘娘,吃穿用度,到底是和以前不一样了,这身份,这心气儿,也不能比了。”

乌苔听着这话,意有所指,便笑了:“祖母说的这是什么话,到了什么时候,我还不是咱国公府的孙女,懋王对孙女疼宠有加,祖母不是应该高兴吗?”

范氏便有些憋不住了,但是叶老太君在,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拿眼觑向叶老太君,很有期盼之意。

叶老太君便道:“昨儿个你祖父进宫,遇到了殿下,殿下倒是对你爷爷说了一番话,你爷爷落了一个没脸,回来后,倒是把我训斥了一番,你说这叫什么事?”

乌苔一听,也是意外,意外之余又有些想笑。

懋王说要去和自己祖父提提,他竟然真去提了?他怎么好意思啊?祖父那人是最要脸面的,被孙女女婿说到脸上来,还是因为什么塞小妾弄丫鬟的事,岂不是老脸丢尽了?

乌苔很有些幸灾乐祸,不过面上还是不显,故意道:“那是为了什么?”

范氏瞧着乌苔那样,心说这装得倒是挺像,还不是你撺掇着懋王去告状,如今倒是说这种风凉话!

不过她并不好提出,乌苔是女儿,但又不是她亲女儿,况且现在到底坐在懋王妃的位置上。

叶老太君叹道:“乌苔,你是我们国公府养大的女儿,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姓叶,你的名字都是要写在族谱上的,至于你娘说的那些,她到底是不懂事,你也不用太计较。”

说着,看了一眼范氏。

范氏显然是不情愿,不过还是勉强赔着小心道:“那一日我们过来匆忙,想必是乌苔误会了我的意思,其实要说起来,养这么大,就算不是亲生的,我也是把你当女儿看待着,乌苔若是因此想多了,倒是寒了我们做长辈的心。”

叶老太君一听这话,便斥道:“你这说的什么话,若不是你被撺掇了,倒是在乌苔跟前说那些,寒了乌苔的心,乌苔又至于要在殿下跟前诉苦吗?你啊你,白白这么大年纪,倒是不懂得亲疏之道!乌苔虽是你的女儿,但那也是皇家的儿媳妇,也是亲王的妃子,哪里容得你那么说道!”

叶老太君的话,自是让范氏没脸,低着头,只一味地说是,再不敢辩驳半句。

乌苔看着这两位,往日她在这两位跟前自然都是要赔着小心的,但是如今,她们和自己说话倒是斟酌着小心着,而叶老太君更是为了自己训斥起来范氏。

这世道也真是好笑了。

于是她叹道:“祖母,如今乌苔心里也是难受,要知道前几日,我娘带着蕊娘子过来,可是说要在殿下跟前讨个公道的,我这几日想起来,也是茶饭不思,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