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顾问委员会(第5/7页)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家族中更多的子弟进入到西域省,先在这种新体制下积累一定的经验。

到时候一旦废道改省的工作全面铺开,我们也能更好的知道应该要怎么做。”

郑海没有太多的犹豫,同于了长孙冲的提议。

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他没有理由反对。

至于这样子做会不会招来百骑司或者是情报调查局的关注,他已经不管那么多了。

难道他们什么事情都不做,情报调查局就不理会他们了吗?

……

“使臣,根据我们打听到的消息,大唐皇帝陛下这一次南巡,除了去了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等地之外。

还跟着船队去了蒲罗中。

正好这段时间大食帝国的大军入侵西域,所以太子殿下安排大唐水师从海上出征对付大食人。

大唐皇帝陛下应该也是在这个时候跟着船队去到西洋,搞起了御驾亲征。

使臣,我发现这大唐的报复心是越来越重了。

不管是哪个国家胆敢挑战他们的威严,就会遭到非常强烈的报复。

这个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跟女王殿下汇报一下,也要让金城那边的勋贵子弟知道。

让他们来到长安城之后,务必要低调再低调。

在这里,哪怕是一个普通百姓,甚至是一个乞丐,他们看番邦外族的眼神,都是高人一等的。”

长安城的新罗王国使臣府邸里头,金大棒结合这段时间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跟金胜强在做汇报。

作为使臣府邸的重要人物,金大棒算是兼顾了情报收集的工作。

事实上,任何一个使臣府邸,都具有一定的情报收集的功能。

这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了。

“唐军在西域轻而易举的就打败了大食人,这一次大唐水师出征西洋,我估计应该也是可以凯旋而归的。

放眼四周,还真是没有谁是大唐帝国的对手,我们除了夹起尾巴做人之外,确实不能有任何招惹大唐的行径。

特别是太子殿下掌权之后,整个大唐的风气也有了不少的变化。

那种唯我独尊,那种大唐之外都是蛮夷的想法,在很多百姓心中都种下了种子。

好在我们新罗王国算是转弯比较快。

当初跟大唐联盟对付高句丽的时候,国内很多勋贵都还想着今后能够跟大唐平起平坐。

好在女王殿下独具慧眼,见到情况不对之后,立马就调整了态度。

如今全面唐化之后,金城那边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

虽然跟长安城是没有办法比较,但是我们新罗王国在朝鲜半岛上面,也算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了。”

金胜强作新罗王国的使臣,对于大唐的认识自然也是比很多人都要清晰。

而对大唐越是了解,他心中的敬畏心就越重。

所以他一直都支持新罗王国所有的勋贵子弟都应该来大唐接受教育,来大唐学习。

哪怕是进入到非常普通的书院,也要比在金城那边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他的努力之下,长安城的新罗人也确实越来越多。

“我听说大唐的一些造船作坊,现在愿意出售一些海船给到普通商家。

使臣,我们要不要也接洽一些商家,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售海船给我们?

国内有不少商家都是非常看好海贸生意,愿意跟在大唐商家背后喝一口汤呢。”

新罗王国之前是有属于自己的造船作坊的。

不过现在整个东亚,除了大唐的造船作坊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制作海船的造船作坊了。

“我试着看一看,跟那些商家联系一下。

不过新式的海船就不要指望了,我们能够买到一些人家淘汰下来的二手海船就算是不错了。”

金胜强思索了一下,觉得现在还真是可以去尝试一下。

大唐的造船作坊扩张的非常快。

技术提高也是非常的快。

这就导致十年前制作的海船,现在基本上都落后了。

这些海船,是可以考虑出售一部分的。

很显然,新罗、倭国这些对海船有着强烈需求的国家。

……

“阿耶,我们的造船作坊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单单匠人就有超过两千人。

如果要继续扩大规模的话,到时候制作出了那么多的海船却是售卖不出去,那就很麻烦了。

按照现在的风气,只要雇佣进来了,就不能随意的把匠人给解雇,要不然对我们家的名声不好。”

萧府之中,听到自家阿耶跟自己突然提起扩大造船作坊规模的事情,萧锴心中满是疑问。

作为大唐第二大的造船作坊主,萧家在大唐造船业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说登州是东海渔业造船作坊的大本营,那么江南道就是萧家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