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第2/2页)

毕竟会试的斗争何其残酷,英才汇聚,谁又能保证自己在考场上一定能够发挥出色,入考官的眼,不如先呈上自己最为得意的文章诗作,若能让考官眼熟几分,也有不少保障了。

所以翰林院朝中最清贵之处绝非虚言,每次考试之前“请谒者如林,献书者如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众位考官此时看着眼前的试卷,实在是想不起来呈递到自己府上的哪篇文章可以和眼前的字体对得上号。

倒是有一人猜测道:“此人莫不是前段时间在京城大出风头的孔修?听说他文章有独步天下的美誉,想来便是他了。”

另一人却道:“我看不然,孔修的文章我见过,他行文也喜欢剑走偏锋,但文辞上波澜老成,颇有大家之风,不像此篇辞气还有几分清丽之感。”

众人又猜测了几个名字,可还是不能确定此人来历。

罗青也毫无头绪,这时他注意到一旁的张胜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不过看他神情,似乎已有定论了一般。

见罗青看过来,张胜笑而不语,回到了座位上,他刚才翻阅卷子的时候,看这考生的笔触虽然陌生,但处处透露出一点影子。

多年前,张胜有幸被当时的主考官姜鸿赏识,试卷从一干被罢黜的试卷中提了出来,还摘得榜首,后来张胜入了翰林院后,开始研习姜鸿曾经写下的关于科举的论作,这些论作随着姜鸿的离开国子监后,早已被人遗忘了,好在他还记得。

去年他听说姜鸿在江南收下一名学生叫做谢舒,今年年初江南的乡试名单中,解元的名字赫然是谢舒。

但之后谢舒便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前些日子,谢舒和孔修在望川楼比试的事情传了出来。

如今看了这文章,张胜更确定,老先生后继有人了。

直到会试所有的试卷批阅结束,前后的试卷的名次也安排地差不多了,才去掉糊名,由礼部尚书朱涵向庆帝呈榜,庆帝许可,便会在后日公布今年的会试录取名单。

朱涵紧张万分地拿起蓝笔,慢慢地打开会试名单,看是否需要重新抄录,等看到榜首的位置时,朱涵心中狂跳,又重重落了回去。

谢舒,谢舒,此人正好在他为数不多的选择中!

对了,此人不就是姜鸿的弟子吗?还是江南省的解元,此次中了会元,那么等到殿试那日若是.......

看来到了后日会试名单公布的那天,注定整个朝野都将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