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第2/3页)

但看到谢舒神情沉默,却暗含郑重,姜鸿的心情又转好了几分,谢舒没有立刻应下,反倒认真思虑,这证明他是真的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否则和当初的吕朔又有什么分别?

因此姜鸿面上看不出喜怒,只沉吟道:“怎么?你是不愿答应我?”

谢舒深吸一口气,慢慢开口道:“先生,我不敢欺瞒您,我一介升斗小民,之前未曾有过这样高的志向,只想着在这世上能够安身立命,能够护着我家郎君。

而先生言中之重,恕我不能轻易应诺,但先生,我可以保证的是,日后我即便踏上仕途,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初心。不知先生,是否还愿意收我为徒?”

姜鸿闻言深深地注视着谢舒,他听得出谢舒说的话都是出自肺腑之言,如此质朴,让人意外。

而“不变初心”这四字虽然简单,但又何尝困难。

走上仕途,便从此身不由己,他真的能够不忘初心吗?

此刻姜鸿心头忽然有些感慨起来,他曾经确实遇到了无数俊才豪杰,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又有谁能够抵抗住诱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呢?

至于谢舒问他是否还愿意收他为徒,这根本就不是姜鸿考虑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没有想过第二种抉择。

整个室内一片凝滞,此时姜鸿缓缓露出笑容道:“我收下了你的拜师礼,难道还能退回去不成?你只需要记住你今日这番话就好,从此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对了,我想起你还未有字......”

姜鸿面露沉思道:“舒,展也。《礼记·玉藻篇》有云‘君子容舒迟’,我为你取字为容展,望你能立容德色容庄,展翼于天下。从今日起,你每日辰时整到未时结束都得在此处,能做到吗?”

谢舒目光湛湛,语气恭谨地回答道:“谢先生为学生取字,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姜鸿笑而不语,片刻后,他饱含深意地留下一句话:“容展,这天下大势如同江海之潮,身在其中,难免随波逐流。你如果真想不忘初心,不若试着做个掌潮人吧。”

*

谢舒一路从老师的书房的时候,一直在思量着姜鸿之前说过的那句话。

这个道理,谢舒其实也能明白,只是他心里仍然有许多迷茫之处,还未想明白。

罢了,现在多思无益,先回家再说。

今日姜鸿并没有教授谢舒别的东西,只是给他一份时策论赋看,题名为《起源赋》,是国子监曾经一位学生张胜所作,后来张胜也入了仕途,如今供职于翰林院。其中措辞,内容不算多么高深的程度,只是浅显谈及了天下大势,正好作为谢舒入门所用。

姜鸿让谢舒回去好好研习一番,明日再来考校他。

谢舒坐上马车刚出了姜府之后,前方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突然停了下来,这时洗墨掀帘一看忙道:“主子,外面有好多书生来拦你呢!好几个都我都认得,啊,就连万公子也在其中!”

自从今天上午看到谢舒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地进入了姜府,茶会上的所有人差点惊掉自己的下巴!这谢舒到底怎么进去的?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若是姜鸿收的弟子他们不认识也就罢了,可谢舒,大家都是相熟的,凭什么他就可以?

还有人不信邪,也效仿着谢舒架着马车过去,结果还没到门口,就被姜府的护卫呵斥了出去。

这下子,众人总算不折腾了,但还是不愿意就此离开,望眼欲穿地等着谢舒出来,想知道一个具体的情况。

终于看到虞家的马车一出来,在附近快守了一天的众人可不得上前拦住吗?

这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见掀开的轿帘后,里面的那人也露面了,他身穿一件天青色的宁绸长袍,越发衬得气质非凡。

他抬头望过来的时候,轮廓如远山般深挺清俊,目光似寒星般清亮淡然。

众人不免被他的气质一摄,这才七嘴八舌地问道:“谢舒,你认识姜老先生吗?”

“姜鸿是不是收你为徒了?”

“你到底怎么拜他为师的?”

......

这些问题如同落石般砸来,谢舒只言简意赅地说道:“姜先生正是我的恩师,至于旁的事情,先生有命恕我不能告知,还望各位体谅。”

谢舒这理由太过正当,众人一时讪讪不知该再说什么,不过有几个心头早就酸的不行的书生忍不住呛声道:“谢舒,这其中有什么不好说的?一副藏着掖着的样子,难道还怕我们也拜了姜先生为师,抢占了你的位置?”

这话一出,众人眼神火热起来,恨不得在谢舒身上戳个洞。

谢舒面不改色,视线往旁边落去:“姜老先生已经收我为关门弟子,从此不会再收徒了,此事万公子也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