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筹集钱财,各国来犯

魏长义的死,没有掀起半点波澜,据说他是死于余震造成的房屋垮塌,至于他堂堂一个世子,本身又是习武之人,为何会如此毫无防备,除了魏安侯府,也没人会关心,灾难当前,死的人太多了,甚至没几个人有空前往吊唁,魏长义就这般无声无息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平阳城的状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整个城池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包括平阳府衙,城外的状况更糟,大部份的村庄都依山傍水,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村子不是被垮塌的山体直接掩埋,就是被汹涌的洪水彻底吞没,容彻带人抵达的时候,看到的只有废墟和尸体,那副景象,用人间炼狱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朝廷收到容彻亲笔奏报的第一时间就将已筹集的粮草和药材送了过去,因为叶昭的反复提醒,容彻在奏报中还特别注明了,平阳城鼠患猖獗,是以,叶昭用最快的速度,打包好了所有自己和工厂炮制的药丸,跟粮草一起送往平阳城。

平阳城毫无疑问就是震中,以它为中心,方圆三百里左右的城池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人口并不密集,城与城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重灾区不到五个州府,其余城池跟京城差不多,只是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屋垮塌了,城墙倒是没有损毁,伤亡比起平阳城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商户三代内不能入仕在我看来本就有失公允,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在座诸位,谁家里没有几个铺子啥的?难道这就不算从商?你们都可以经商,为何又要剥夺别人入仕的资格?商人本人的确不适合入仕,他们的亲人孩子为何不行?我现在也不是非要推翻律法,只是朝廷需要钱,而商户大都有钱,我们接受他们大笔的捐赠,赐予一两个科考名额又有何不可?名额只是名额,能不能借此入仕,还得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若是有,那就是妥妥的栋梁之材,于朝廷而言,难道不是好事儿?”

御书房内,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内阁和六部重臣分居左右,站在太子专属位置上的叶昭面容严谨,一席话说完,谁都没有马上吱声,不是他们胆子小,不敢招惹他,主要是这段时间被他怼得有点儿怀疑人生了,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能举一反三,怼得他们哑口无言。

需要赈灾的地方太多了,各地官员一天几封奏报上请朝廷援助,国库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儿家当,短短时日就挥霍得差不多了,没有钱还谈何赈灾?是以,叶昭再次提出以科考名额换取商户大笔的捐赠,这一次注定不可能像上次一样,只接受极小部份商户的捐赠,不会给科举带来太重的压力,内阁和六部大不多数人都表示反对,也就有了叶昭再次不留情的质问。

“非常时期必须得有点非常手段,老臣以为太子妃所言有理,前朝遇到重大灾情的时候,朝廷为了筹钱,甚至不惜公然捐官卖爵,我们只是用科举名额换取钱财,并无不妥。”

良久的沉默后,老首辅率先发言,或许是这段时间被某人荼毒得太多了吧,他想得倒是很开。

“臣也赞同,不是臣见钱眼开,你们不当家不知道盐米贵,现在筹集粮草药材,协助百姓重建家园,哪一样不要钱?要不是商务部大量售出琉璃,国库早就撑不住了。”

紧跟着表示支持的是户部楚尚书,任何时候他都可以抠门儿节省,唯独现在不行,这就导致银钱哗啦啦的往外流了,再不寻求大笔资金充入国库,他真的不知道该从哪儿去变出钱来筹集物资了。

“可是,一旦敞开了赐予商户科考名额,那律法不就如同虚设了?”

刑部尚书也有他的考量,虽然私心里,他也觉得这的确是最快筹集大笔资金的好办法,数月前新农械普及就已经证明过了。

“是啊,朝廷公然拿科考名额来买卖,对于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是否也有失公允?“

负责掌管科举的吏部尚书紧随其后,如果可以,他又何尝愿意跟太子妃唱反调?他的提议的确可以让他们现在一时爽快,可以后呢?他们要如何收尾?

“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那是人能干得出来事儿?拿了商户的捐赠,却一点回馈都没有,以后谁还会信任朝廷?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外乎就是怕读书人闹腾,他们有本事闹,难道就没本事凭才学干翻商人子嗣?朝廷需要的是真正有才学的人,不是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如果他们非要闹腾,那就取缔商户三代内不能入仕的律法。”

抢在其他人开口之前,叶昭再次脱口,有皇帝的支持,他自入朝以来就肆无忌惮,没少得罪人,不过他的每一次倡议,都是从朝廷和百姓出发的,也让人恨不起来,最多就是越来越忌惮他那副锐利的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