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5页)

沈扶月到底年轻,脸皮也薄,不能像没事人一般继续说话。

沈扶月没再继续说话,场间一下便安静了下来,难免有几分尴尬。

姜老夫人喝了口茶。

其实什么旁的都不说,单只说沈扶月和陆显曾经的那档子事,姜老夫人就对沈扶月印象不佳。

不过现在事情已成定局,都成了一家人,再去提也没什么意义,还是要过好以后的日子才是。

姜老夫人只盼着日后家里能和和睦睦的。

姜老夫人便又提起了话茬儿,沈扶月这会儿也缓过来了些,陪着姜老夫人聊了起来。

一时间三人说的颇是开心。

姜老夫人说着想起一件事,她问沈扶雪:“明日就是你回门的日子了,回门的礼物可都准备好了?”

大周朝的新娘有三朝回门的规矩,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要带上丰厚的礼物的。

沈扶雪一愣,她这两天一直忙着陆家的事,倒把这茬儿给忘了。

姜老夫人一看沈扶雪这模样,就知道沈扶雪怕是忘了,小娘子到底年轻,才十六的年纪,想的不周到也是有的。

正好沈扶雪也来了有一会儿了,她便告退:“那儿媳先退下了,也好回去准备回门的礼物。”

姜老夫人:“好。”

沈扶月也跟着退下了。

沈扶月回到了屋里,她神色有些怏怏的,似是很不开心,一众丫鬟见状全都退了下去,只留下了沈扶月的陪嫁丫鬟杏儿。

沈扶月想起了方才在姜老夫人那儿的一幕幕,她不禁苦笑出声,回门……

沈扶月几乎可以想见,沈扶雪回门那天一定会风光极了,不知有多少人羡慕沈扶雪。

按理说,三朝回门是每一个出嫁女最重要的日子,可以告诉娘家在夫家过的好不好,若是闹了不开心,娘家也会替出嫁女出头。

可是她的回门日,却过的极其普通平淡。

她回门那日,是从沈家的小门进的,她的父亲只领了个闲职,她的母亲又是个家世极寻常的妇人,他们什么都帮不上她。

也是那时,沈扶月才真切地意识到,她是真的没有能替她撑腰的娘家了。

从那一刻起,沈扶月意识到,她必须得在陆家站稳脚跟,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陆显的心。

所以,她才会放下脸面,勾着陆显同房,不再对着陆显发脾气。

就算她清楚地察觉到,陆显对沈扶雪起了别样的心思,她也要装作不知道,继续对陆显小意温存。

沈扶月道:“杏儿,让小厨房炖上汤羹,等显郎回来喝。”

杏儿应诺:“是。”

杏儿走后,沈扶月看着外面的窗柩,怔怔出神。

是,沈扶雪现在是风光满面。

但也未尝不会有登高跌重的时候,她就等着那一天。

等到时候,且看谁输谁赢。

沈扶雪回去的时候,陆时寒还在看书。

陆时寒放下书:“怎么这么急匆匆的回来,是有什么事吗?”

沈扶雪道:“夫君,咱们还没准备回门礼呢,要不是娘提起来这事儿,我都给忘了。”

“就为了这事儿?”

“嗯。”

陆时寒握住沈扶雪的手,把她抱到怀里:“我一早就备好了。”

陆时寒是何等谨慎的性子,一早就备好了回门礼,至于那些需要现买的礼品,他今早也交代下人去买了。

所以说,沈扶雪是完全不必担心这事儿的,他全都准备妥当了。

沈扶雪:“……”

沈扶雪坐在陆时寒膝上,忍不住想,她夫君可真厉害,当真是什么都想得到。

既然回门礼的事解决了,沈扶雪也不必担心了,她拿起了一旁案几上的书,书页翻过去了许多,可见陆时寒是看了许多的。

沈扶雪一看就有些头大,这些经史子集类的书,满口的之乎者也,也不知道陆时寒是怎么看下去的,短短一会儿功夫就看了这么多页。

两人就著书的事,又聊了起来。

按说人与人之间相处,最怕的就是没话聊,尤其是新婚夫妻还不熟悉的时候,更是找不到什么话题说。

不过陆时寒和沈扶雪正相反,两人对着经史子集都能牛头不对马嘴的聊起来,之后的一整天更是腻在一起,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云枝默默,看来夫人是不必担心了,要她来看,姑娘和姑爷以后一定会恩爱的不得了。

翌日一早,陆时寒带着沈扶雪去了沈家。

沈正甫、纪氏和沈霁一早便候在了外面。

陆时寒扶着沈扶雪下了马车,沈扶雪下马车后第一件事,便是向父母和哥哥见礼。

明明在陆家的时候她都没想家,这会儿看到家人了,反倒有些想哭了。

纪氏更是红了眼圈儿,还是沈正甫道:“外面风大,浓浓身子不好,快些回屋去,免得吹了风着凉,正好屋里备好了酒席,咱们一桌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