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5页)

何大夫闻言抬头看了下陆时寒,他此番来此,可是收足了陆时寒的诊金的,合该尽力办事。

何大夫道:“不过老夫会想些法子的。”

何大夫说着看向沈扶雪:“日后你要是按时服老夫的药,并辅以针灸,便不会再畏冷怕寒了。”

沈扶雪眼睛一亮。

何大夫的意思是,她要是按时吃他开的药的话,她的身子便不会如同以往一般抵御不了寒冷了。

也就是说,她以后不必再在冬日时离开京城回洛州了,她可以一直留在京城,陪伴着父母哥哥了!

这可当真是个天大的惊喜!

沈扶雪眉眼间是抑不住的欢喜:“何大夫,谢谢你。”

何大夫收起药箱:“不必谢,老夫是收了诊金的,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天经地义。”

何大夫说完便出去开药方去了。

沈扶雪望着陆时寒。

她知道何大夫的意思,她要谢自然该谢陆时寒。

陆时寒实在帮了她太多次了,她要是只说一声谢谢,好像太单薄了。

沈扶雪的眼睛湿漉漉的,她没有道谢,而是道:“陆大人,时辰不早了,你昨天都耽搁一天了,现在还是早些回大理寺吧。”

陆时寒平时那么忙,这下耽搁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积压了多少事。

她不想陆时寒再为她的事,而耽搁正事了。

陆时寒道:“好,你好好在这儿休养,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再过来。”

两人没有再说所谓的谢谢与不用谢,而是就这样平淡地暂时道了别,像是一对寻常而又普通的小夫妻。

陆时寒离开后,沈扶雪正式开始了在庄子里养病的生涯。

她每天都一顿不落地喝苦的不行的汤药,同时,何大夫还会每天给她针灸。

日子过得平静而又有规律。

沈扶雪也时不时地给家里写信,告诉沈正甫和纪氏她每日都做了些什么,又吃了什么药,让他们别担心。

对了,还有给沈霁的信,沈扶雪也一日不落地写着。

只不过,整日在屋里待着未免有些烦闷。

这一日下午,云枝用轮椅推着沈扶雪出了房门,欣赏前院的风景。

不用提,轮椅亦是陆时寒遣人送过来的。

还别说,有了这轮椅方便多了,沈扶雪也能每天出去透透气了。

这厢,沈扶雪坐在轮椅里看合欢花。

庄子建在山里,山里什么花树都有,而最多的则是合欢花。

庄子的前院足有四五棵合欢树。

红云一般的合欢花盛放着,簇簇挨挨地挤在一起,连成一片随着风飘荡。

像是傍晚盛开的烟霞,美的不可思议。

沈扶雪的胸臆都跟着开阔了许多,这庄子的景色真是好极了。

虽是在山上养病,但也不难捱,甚至还颇有几分意趣。

云枝道:“姑娘,灶上还炖着汤羹,奴婢得过去看看,等一会儿再过来,你要是有什么事,就随时叫奴婢。”

沈扶雪点头:“好,云枝你去吧,正好我还想在这儿多待一会儿呢。”

云枝走后,前院更安静了,只有风吹过枝叶簌簌的响声。

风吹过合欢树,一瓣合欢花正落到沈扶雪的膝盖上。

沈扶雪捡起合欢花。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

沈扶雪想起了从前在书里看过的诗句,倒是恰合情景。

陆时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幕情景。

一身素衣的小娘子坐在轮椅上,垂眸看着手上的合欢花。

从他的角度看过去,正好看到沈扶雪纤长的脖颈和白皙的侧脸,她的半侧容颜隐没在树下漏过的暮光里,柔和美好至极。

陆时寒抬步,走到沈扶雪身侧。

沈扶雪听到脚步声,以为是云枝过来了,她还疑惑地道:“这么快就熬好汤羹了?”

结果抬头看见的是陆时寒。

沈扶雪眉眼弯弯:“陆大人,你来了!”

陆时寒俯身取走沈扶雪手里的合欢花:“方才想什么呢?”

沈扶雪闻言略一怔松,然后道:“我是想着这合欢花落了这么许多,倒是可惜了,到时候可以摘上一些晾干泡水喝。”

沈扶雪越说越起劲儿:“听说晾晒干的合欢花泡水喝,对身子很好的,尤其是对像陆大人你这样时常忙到夜半的,可以助眠,很有效的。”

沈扶雪说着,恨不得腿立刻好了,好能下去采摘合欢花。

陆时寒难得沉默了一瞬。

方才的那一幕,小娘子太像是在神伤了。

他还以为小娘子是担忧自己的身子,在那儿自顾自地担忧呢。

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小娘子不仅没有自顾自地担忧,还兴致勃勃地想着要摘花泡水喝,和他想的完全相反。

陆时寒想,小娘子的性子虽然软绵绵的,但实则是个很和善乐观的,从不多想、从不担忧,反而永远都是生机勃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