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副业创收(第2/4页)

而且她公婆两人虽然糊涂,可碰到钱这方面上,那是一点儿都不糊涂,精明极了!

即使是心尖肉小儿子,在他们心中恐怕都比不上能养老的钱。

地瓜能卖钱的事儿,很快就在公社以及各个村子中流传起来。

这话一出来,江主任家的公婆也不嚷嚷着要拉三麻袋地瓜去给小儿子了。如果小儿子再三催促,他们就直接让小儿子给钱买。

而所有人呢,对地里头的地瓜伺候得更加精细,想在九月底收获地瓜时能来个大丰收。

为此,这段时间整个河西公社的劳动任务增加不少。

社员们高兴是高兴,可知青却高兴不起来。

每天上工时活多了,时间长了,把他们累得够呛。

林语蓉虽说脚受伤,但是手没事啊。其他活她干不了,但却可以坐在广场上掰黄豆。

一整天掰下来,那手可真叫一个疼!

四个知青在每天下工后累得连饭都不想做,恨不得倒头睡到第二天早上。

这日,林语蓉和楚怡两人向大队长请了假,带着书本去往小学。

小学领导安排她俩先考试,考完后去上了一节五年级的课,又去上一节三年级和一年级的课。

两人准备了许久,为了不下地干活,可是把这次的机会当做救命稻草看待。

她们都是高中毕业的,确实有真材实料,于是上完最后一节课后,两人终于被招收到了公社小学中。

傍晚回来后陈科两人大惊,陈科张口结舌,不禁愕然问:“你们是什么时候准备这事儿的?那你们以后还要下地吗?”

林语蓉两人此刻就身心舒畅,几天积累的疲惫一扫而光。

楚怡兴奋道:“我们上个月底就准备了。应该是不要下地,因为公社其他老师在农忙的时候也没有干活。”

说着,怕陈科他们误会,于是说:“最先是因为我们受伤,所以主任让隔壁的小禾来跟我们说这件事,让我们去试试。那天中午吃完饭你们在房间睡觉,我和语蓉就去了小学问领导,领导说得有高中毕业证才行。”

说实在话,她们俩也是怕闹出什么事来,所以才一直没有跟陈科两人讲。

再加上她们看书都在房间看,去学校也是在宿舍休养的那几天去,陈科他们就真还什么都不晓得。

这会儿,她们心中也有点理亏啊。他们知青是一体的,她俩的做法反而像故意把这个团体分裂了一样。

这话听得陈科两人心头一梗。陈科两人虽然年纪比楚怡两人大,但是都只上到初中,毕业后就在厂中干临时工。

后来听到可以下乡,有些被分配到兵团的还有几十块工资,他们就想干脆下乡搏一搏,没准下山后也能做出一番事业。不会像在厂里当临时工一样,上不上下不下的,随时有被开掉的风险。

但世事难料,谁能想象到下乡后是这个光景?

如今楚怡两人是挣脱出来了,每个月可以领十几块的工资,还不要下地干活,而他俩还得接着上工赚公分。

要说什么愤恨不平倒也没有,规定了硬性条件是高中毕业,即使跟他俩说,他俩也上不了。

只是有些迷茫啊。

两个大男人就这么坐在房间里唉声叹气,相对无言。

孙志平心想着他还是好好种地吧,习惯了就还好。他如今每天也能拿八九个公分了,往后没准还能拿满公分,年底分粮食也不愁。

陈科却不怎么想,他在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挣一条路出来。

楚怡两人当老师也算是半脱产,那他也得找一份事业,不说多赚钱,只要干活时能轻松一点就好。

队里的计分员啥的都有人干了,这种活只要认字就成,他肯定争不过本地人。

到公社当干事?更不行了,隔壁的宋禾不就是高中毕业的,可见这也有门槛。

陈科仰着头躺床上,心里慢慢盘算。

——

这日风和日丽,宋禾久违的收到了报社来信。

她上回文章中主要写的就是介绍河西公社的红薯。

特别是写了李家村怎么发现它,大队长又怎么慧眼识珠地把它挑出来做种。以及公社当机立断把红薯上交给研究所,最后还有研究所的人来到李家村后,如何废寝忘食的去研究它。

反正该夸的都夸到了,简直是篇立意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文章。

同时,文章里也写到这个红薯,哦不对,是蜜薯的口感。把它夸得比糖比蜂蜜都还甜,营养更是好,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吃。

这就激起百姓的好奇心。如今许多人家依旧吃不了大白米饭,红薯是他们常吃的东西。如今出了一款比大米饭还好吃的红薯,他们自然会上心。

这篇文章可比广告好使,练主任看了不禁可惜宋禾为啥不等地里这茬红薯出来后再发表。

宋禾不解:“为啥要再等两个月,你这红薯拉去收购站恐怕也是按照普通的红薯价格收的,或许会多上一分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