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7页)

弘昼倒是睡姿相当大开大合,本来两人是头碰头一起睡的,一会儿弘昼的脑袋就枕在耿奕的肚子边上。

再没多久,弘昼的脸颊已经贴着耿奕的大腿。

等耿奕第二天一早醒来,弘昼这孩子的脚丫子对着她的脸,让人哭笑不得。

听胡嬷嬷说弘昼的睡姿挪动路线,整一个是一百八十度旋转了,简直跟个小马达一样动个不停。

乖乖喝药休养三天的弘辉,确实已经大好,面色都好起来了。

太医把脉后感觉没什么问题,脉象也妥当,就收拾东西回宫去,自然也要跟皇帝禀报,皇帝知道弘辉病了,却不知道他居然如此凶险之事,顿时十分不高兴,把四阿哥叫进宫里来训斥了一通。

皇帝是知道四阿哥怕自己病着还担心弘辉,才没一早就告诉他。

然而弘辉到底是他的孙子,生病了怎么能不说呢?

四阿哥连连告罪,皇帝摆摆手问清楚究竟怎么一回事。

得知是耿奕提早发现,才让弘辉及时救回来,皇帝对耿家藏书阁更是上心。

太医说让徒弟帮忙去抄,也是个好办法,一式几份,留存在宫里,就不必担心耿家的藏书阁又发生什么意外而丢失太多难得的医术孤本了。

皇帝就吩咐太医让徒弟过去耿家帮忙,这些徒弟都是会药理,也写的一手好字。

让书生抄写一窍不通的医书,哪里有这些太医的徒弟来得熟悉?

因为不熟悉,还可能会抄错!

太医都坐不住了,好在皇帝开口,他立刻派人叫上所有的徒弟直奔耿家。

耿金听说太医带徒弟上门来了,还以为只有两三个人,出去迎接的时候看着一群人,险些以为来的不是太医,而是抄家的侍卫,这人也太多了吧!

得知来意,耿金这才看到被挤在最后的小太监,拿着四阿哥亲自写的信笺,表明了太医的身份,这才笑眯眯带众人去藏书阁。

之前顺势烧了藏书阁,只是不让人怀疑到耿奕身上。

烧了之后请书生抄写,算是让穷苦书生们有个营生,也不逼着他们每天抄写很多,还能空出时间来正经读书。

耿家备下许多笔墨纸砚,供书生们随意用,并不收任何费用不说,每天还包午饭,另外有十几个铜板的酬劳。

这点酬劳不多,对穷书生来说大通铺住上两晚还是可以的,自然感恩戴德。

尤其这个活计还能长久做,毕竟那么多的藏书重新抄录起来,多费劲!

哪想到这么个轻松的活计都有人来抢,还是太医的徒弟们。

他们更过分,不要钱,甚至自备笔墨纸砚,饭钱都愿意交,只求留下帮忙抄录。

书生们怒目而视,生怕被他们抢走了活计。

好在耿金一视同仁,把两边都留下了,心里还十分乐意。

太医的徒弟们给的那笔钱正好填上书生的花费,耿家完全不花一分钱就能有两拨人帮忙抄录,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边太医也请四阿哥让耿奕帮忙,把记得的默写下来。

耿奕要是懒得动手,可以让身边的丫鬟来帮忙。

不管多久,太医都能等!

耿奕听见这话,仿佛立刻能感受到医学狂热分子的视线。

她以前遇到不要太多这样的人,所以也没多意外。

当做消磨时间,耿奕就偶尔写一写,也没让自己太累。

反正那么多,怎么都不可能一天写完,她何必拼命赶呢!

因为皇太后的突然去世,皇帝缠绵病榻许久,等能起身已经是中秋了。

这个中秋少了个人,皇帝没什么心思大办,只办了个家宴,除了后宫妃嫔之外,让阿哥们带着女眷和孩子们一起吃顿饭就好,没叫上几个大臣。

看见脸色不错的弘辉,皇帝还把他叫到跟前来,摸了摸他的脑袋,问了几句功课。

弘辉回答得极为熟练又流畅,哪怕是养病的时候,他还是让人念一念功课,免得长久不碰就忘掉了。

四福晋担心他累着,只让弘辉每天读上一刻钟。

等他好些了,才慢慢把时间加上去。

哪怕弘辉看着脸色红润,四福晋依旧跟眼珠子一样盯着他,都不敢让他离了自己。

弘辉被盯得不自在,却也明白四福晋担心。

加上皇帝生病,他就没回宫,高太傅也被请到雍亲王府,偶尔给弘辉讲一讲,也没敢让他太累。

皇帝又看了弘辉后边跟着的几个小阿哥,弘时和弘历走得飞快,绕着弘辉还互相追跑起来。

弘昼懒洋洋站在旁边看他们两个胡闹,一点都没加入进去的意思,小脸上还带着一点儿嫌弃。

皇帝看着这几个性格各异的小阿哥,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

耿奕看见腼腆的怀恪变得开朗了一点,大福晋的几个小格格正带着怀恪一起小声说起话来,怀恪时不时露出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