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6页)

马齐一看就明白道:“此乃泻下药,俄国常年冰雪,俄国人天冷以大荤和烈酒为主食,年轻的时候还好,年纪大了就不太方便。”

九阿哥是听出来了,这就是一种温和的泻药啊!

俄国人为了保暖,一直只吃肉不吃菜还喝烈酒,年纪大了就容易便秘。

这药叫大黄,也是因为小小一丸就价值百金,卖掉就能收回黄金,所以才叫这个名字,还挺应景的。

九阿哥还特地见了那个商人,问了这个大黄是怎么做的,难不难做,价值几何。

商人满脸诚惶诚恐,也不敢骗九阿哥,担心对方知道只是试探自己,所以老老实实回答道:“大黄是用一味叫黄应的药材所做,表面有微毒,炮制的时候需要小心。产量不多,还无法种植,只能野生采摘。乡下的药农给这个药材还起了个名字,叫将军。“

九阿哥听得有趣:“这药材怎么就叫将军了?”

商人就解释道:“大黄这种药材会连着长一大片,然而一片中只有一棵是成熟的,犹如将军带着一群士兵一样。”

一片只长成一株药材能用,难怪价钱贵了。

而且无法种植,只能野生,哪怕长得还算多,也架不住一片只能用一株。

反正这药材是专门卖给俄国人,产量不多,贵点也是应该的。

九阿哥又敲打了这些商人,铁器、铜银金都是不能出现在互市,尤其还有盐和酒。

前者还好,商人自是知道不能卖,盐也尚可,但是酒就未必了。

毕竟俄国人爱烈酒,这边卖的酒蒸馏后浓度更高,更受俄国人欢迎,给出的也是天价。

在这边卖不出那么高的价钱,商人们自然会铤而走险。

商人有些不解为何不能卖酒,九阿哥就道:“酒是粮食做的,你们获利越高,酿酒的人只会越多。”

粮食再多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反正这酒卖不卖都可以,九阿哥就索性直接断了商人的念想,他环顾一周道:“粮食是重中之重,谁敢偷着酿酒卖酒,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商人们听后连连答应,保证绝不会在互市里卖酒的。

见状,九阿哥敲打后又给了点甜头:“其余这些货物你们都能卖,定下的价钱再高,税收也是一样的。”

他给商人们在各个商品都划了一条最低的价钱,所有人都不能卖得比这个价钱低,免得商人之间为了多卖货而压低价钱来恶意竞争。

但是这个价钱之上,卖得价钱越高,税却是不变的。

言下之意,能卖多高的价钱,九阿哥是一点都不限制的,毕竟那就是商人自己的本事了,税率却不会因为卖得价钱高而有所增加。

这就让商人们摩拳擦掌,恨不能给俄国人宰一大笔!

互市准备妥当,九阿哥派兵护送商人们去恰克图,带队的人选,他挑的是其中一个叫图里深的八旗子弟。

图里深虽然是满族大姓的子弟,却是旁支,小时候家境贫穷,全靠自己苦读一步步爬上来的。

只是按照他的出身,能中举已经差不多到头了,可能要在翰林院一直呆下去,做个侍读。

适逢皇帝有意跟俄国通商,召集八旗子弟进俄学堂,图里深立刻察觉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第一个就报名进来了。

他学习俄语比谁都要勤奋用心,很快在学堂里脱颖而出。

要不是如此优秀,图里深也不会是被九阿哥挑中的其中两人之一。

图里深聪慧有魄力,又能吃苦,作为带队的人是最适合不过了。

马齐也赞同让图里深带队,九阿哥禀明皇帝后,这人选就确定下来了。

图里深安顿好家里,收拾好东西就立刻带着商队出发,丝毫没一点拖泥带水的。

九阿哥十分满意,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他还以为此事告一段落,谁知道图里深出发没多久,理藩院就送来消息,说是沙皇派了使臣过来。

皇帝在宫里也接到消息,并不意外沙皇会派使臣来互通有无,随手就指了九阿哥来接待俄国来的使臣。

九阿哥前边才忙完跟俄国互市,又得开始忙碌接待俄国使臣的事。

俄国来的是他们的大祭司,身份仅次于沙皇,得好好接待才行。

九阿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埋头苦想,两天没出门来,也不让人进去打扰。

九福晋有些担心,跟十福晋提了一嘴,就被十阿哥知道了。

他索性过去找九阿哥,在书房外边敲门道:“九哥,我能进来吗?”

里面传来九阿哥有气无力的声音,十阿哥推开门就看到书桌前胡子拉渣,头发凌乱的九阿哥,整个人吓了一跳:“九哥你没事吧?怎的这个样子,多久没洗漱了?”

九阿哥摆摆手道:“我也忘了,实在是担心不够周全,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的。”